找到相关内容30篇,用时54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玄鉴元代云南禅宗

    记载来看,未见有禅宗的师资传承,且其行迹多有印度的密教色彩,而直指人心、不落修行次第的禅宗迥异,故禅宗无涉。第二位是大休禅师,在《滇释纪》卷一、《新续高僧传》卷五十中均有他的传记。据侯冲考证,...的还是引导他们由教人禅,所以他的禅教一致思想从根本上来说还是以禅摄教。《中峰广录》卷四上有他《示云南福、元、通三讲主》,当中明确区分了教中之禅宗:“此事不在经书义理中,不在一切修证里,至于《...

    纪华传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52867687.html
  • “茶禅一味”考辨

    这里既存在着对中国茶事历史之误解,对佛教汉化过程的误解,更有对佛教禅宗历史关系、禅宗的异同等问题之阐述上的混乱。  因此,笔者不揣拙劣,拟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准绳,从两汉至唐宋这一特定的历史过程和文化...所以他们比以往的僧侣更推崇“自然”、“本色”;另一方面,虽然在提倡澹泊清净、遁身自然、与世无争等方面其它宗派是一致的,但其他佛宗往往借助外在形式以达到这种境界如隐、戒、定(老庄也类似),禅宗却强调...

    潘林荣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01340805.html
  • 茶道

    宗教形式,如下图:  -{-禅宗  -茶道  茶道禅宗并列,是的两种表现形式。这是从思想领域里给予茶道最高的定义。这一定义是由日本哲学家、思想家久松真一先生做出的。笔者认为此定义是比较确切的。  在展开问题之前,先要确认关于“”的定义。首先,禅宗是两回事,是存在于各种宗教、各种宗派中的一种普遍现象。是一种静坐默想,灭却私心杂念,进入无人世界的宗教体验,及所达到的境地。这种普遍存在于宗教...

    滕军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283743772.html
  • 达摩之禅宗和对般若心经讲说小考

      达摩之禅宗和对般若心经讲说小考   苏真弘 法师?台湾中国文化大博士   第一章 导 论   根据达摩大师传下来的 禅宗 站在学术的立场, 在中国的哲学上, 实在是日颗难得的宝贝...的第七位. 小乘说四八定, 大乘说顿, 渐二修. 叁味(samadhi), 从定的意味上说, 则为同义语.   唐代圭峰宗蜜( 华严宗五祖, 亦奉神会之学). 在禅源诸诠集都序中, 分开...

    苏真弘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72948983.html
  • 禅思诗情

    而只论现象,禅宗文学的关系正是符合这一论断的。当然就其本质属性说,文学分属不同的意识形态部门,并不能合而为一。禅宗的基本理论又决定了它附带的两个重要特征。这两者进一步强化了它的文学性质,密切了它文学的联系。一点是,是实践的。这里所谓“实践”,不是指特定含义的社会实践,是指人生的实际践履。禅要在人生实际中领悟,又要贯彻到人生实际中去。禅宗标榜“不立文字”。这个提法在不同场合有不同的含义。...

    孙昌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542558137.html
  • ——史实

    神妙莫测性质的概念。这就禅宗思想的相当接近了。至于道生的顿悟说,僧肇“非有非无”的不真空论,更是对庄老思想的趋同。他们在学术上崇尚庄老,游走于佛道之间,有意识地取诸庄子,对...禅宗思想形成以后的1000余年,作为印度定法的,始终没有被完全抛弃,它禅宗思想之并存,有时混用。达摩作为禅宗初祖的传说,以及单传直指,六世传心之演绎,既可以视为这两种不同的不分的原因,也可以说是...

    麻天祥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184859631.html
  • 禅风.学风.文风

    它的形成、发展、演化以及所体现的佛学思想,对于社会各方面的影响极为深远,在中国佛教史和思想文化史上占有重要而光辉的一页。  ,有习禅之禅宗的不同,源出梵语“那”一词的缩译。习禅之,意为思维静虑,包括修定和智慧两个方面。禅宗之禅则是所谓“涅(上般下木)妙心”,非谓色界所属之禅宗,以“宗门”自居,别于所有“教门”。相传它最初,是以释迦牟尼在灵山法会,拈花示众,大迦叶破颜微笑,遂曰“我...

    苏渊雷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25164135.html
  • 人心,佛性解脱——中国禅宗心性论探源

    人心,佛性解脱——中国禅宗心性论探源   洪修平   一、禅宗   禅宗的全部理论都是建立在“心”之基础上的,无论是北宗的息妄修心,还是...学到魏晋般若学,再进至南北朝佛性论,这既是中国佛教发展的大致历史过程,也体现了中国化佛教包括学本身演进的内在逻辑:即从对修持形式的关注转而对义理的探讨,最后突出解脱主体解脱途径等问题。中国禅宗正是...

    洪修平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21667487.html
  • 现代性——从中日比较的角度看

    学说、和的观念、经度学派以及流行的对日本至上的迷恋,都被作为这种歧视和社会不公正意识形态的表现而受到批判。  祷谷和松本对禅宗也进行了激烈的批判。他们明确主张“不是佛教”。松本在1993年出版的...思想的批判反抗。如果从实践的角度看,1949年以前的实践还是传统的禅宗,之后尤其是90年代以后则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。日本的情况相比,中国学的发展中很少民族主义的色彩。除了章太炎、太虚等个别...

    李广良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83368529.html
  • 论禅

    论禅诗  孙昌武  中国文人较普遍地接受佛教,是在东晋以后,从那个时期开始,诗就逐渐结下了不解之缘。特别是唐代以后,禅宗大兴,以诗明禅、以入诗成为风气;在此基础上又形成了两宋以禅喻诗的诗论。...。人们说:“说作诗本无差别。”“诗为禅客添花锦,是诗人切玉刀。”作为宗教的作为文学创作的诗的契合点究竟在哪里呢?这应当从禅宗说起.  或称那,本是梵语音译,意译为“思维修”,亦音意合译...

    孙昌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20102784356.html
上一页123下一页